近日,由广东省教育厅指导,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办的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广东分赛暨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圆满落幕,广州华立学院参赛教师及其团队凭借优异表现,在赛事中脱颖而出,共斩获4项优秀奖,实现了广州华立学院在该项教学竞赛中的重大突破!
其中,广州华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朱颖团队获新工科副高组优秀奖,马克思主义学院贺志勇团队获基础课程正高组优秀奖,教育学院谢明丽获课程思政中级及以下组优秀奖,管理学院谷长乐获新教师组优秀奖。根据本次大赛奖项设置规则,各赛道网络评审成绩前30%至50%的教师(团队)获优秀奖,本届比赛,广州华立学院共推荐5门课程参加本次大赛,其中4门课程获得优秀奖,获奖率高达80%,这是广州华立学院教师参加该项教学竞赛以来获得的最优成绩,也充分彰显了广州华立学院教师进行教学创新、教学团队建设的显著成效。
一直以来,学校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教学创新,培养教师教学创新的能力,支持教学团队的建设。自备赛工作启动以来,学校格外的重视,统筹协调资源,为参赛团队提供全程护航与精心培育。教师发展中心认真准备,广泛动员全校教师参与,对标大赛规则组织校内选拔赛,在42门课程中选拔出各赛道中最优成绩者推荐至省赛。教师发展中心及各二级学院深入研究比赛规则与技巧,举办了一系列的一对一辅导、集中培训、试讲、模拟演练等,并特邀往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奖选手,指导参赛教师完善教学创新报告、优化教学设计、教学大纲,完成课堂实录等赛事环节,帮助选手逐帧打磨,突破瓶颈,全方面提升教学展示的专业性与感染力。参赛教师参阅了大量资料,全方位潜心钻研,力求在大赛中展现出最优的精神风貌和精湛的教学技能。
本次比赛,广州华立学院获奖的4个课程团队均来自教学一线,他们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新颖的教学设计与卓越的课堂掌控力脱颖而出。
《机器视觉技术》课程团队主讲人简介:朱颖,副教授,机器人工程专业系主任。主持“面向新工科的《机器视觉技术》课程构建与改革研究”等省级教科研项目3项;先后获得校级中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基本功组一等奖、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第五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三等奖”和“设计之星”、优秀案例“省一等奖”2项、课程思政“省二等奖”,校教学优秀奖2项、教学成果奖、优秀教师、人才强校工程优秀教师“金牌”4项等奖项;指导学生A类赛获80余项奖励(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省一等奖15项);负责的课程《机器视觉技术》被评为校一流本科课程并结题。
《机器视觉技术》课程团队致力于以“多并一贯项目驱动,四段三举多元教学”培养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针对《机器视觉技术》课程学生自主学习难实现、复杂项目设计与实施难完成、学习内驱力难激发等问题,秉持OBE理念创新教学,通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对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素养多维度拆分,教学内容分层重构激发学习潜能;采用“多并一贯”项目驱动,结合新技术打造管理监控体系,构建双闭环模式训练学生高阶思维,利用多维环境激发自主学习;课堂与项目思政双轨齐驱,融入思政考核指标,构建全方位评价矩阵,实现多元育人。
《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概论》主讲人简介:贺志勇,教授,主持或参与省级教科研项目10余项,带领教学团队将《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概论》课程建设成校级一流课程、智慧课程,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智慧课程,增城区委宣传部思政宣讲团成员,获得省级教学优秀案例3项,多次获得学院教学优秀奖和教学成果奖,主编《哲学精要二十讲》等教材3部。
《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概论》课程团队围绕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目标,以OBE教学理念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进行拆解课程教学内容,探索以“数智赋能、混合教学、多维评价”为主要切入口课程教学模式。借助线上教学的时空延展性,重构学习生态,将碎片化学习与系统化建构相结合,通过师生共建、共研形成了教学视频、课件、题库、问题库、扩展文献等多模态数字化教学资源,搭建课程专属知识图谱和AI助教,打造“理更透”“料更足”“情更深”“味更鲜”“活起来”的“原理”课堂。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主讲人简介:谢明丽,讲师,深耕学前教育美育课程创新,主持江门市社科课题广东高校美术教学美育浸润创新策略研究及校级课题AI赋能非遗美育浸润体系构建,曾获2024年广东省美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指导学生获省级奖项5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多篇;参与编写教材2部。
谢明丽老师主讲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学前教育专业“师范性”与“实践性”的学科特点,聚焦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构建“跨学科整合+AI赋能+美育浸润”的创新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贯穿人才教育培训全过程。课程以新会葵艺、岭南舞狮、剪纸、广彩、粤剧等非遗项目为载体,依托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打造“问题导向—创新举措—多维实践—成果辐射”的闭环育人体系,着力破解传统美术教育中文化传承薄弱、跨学科整合不足、学生创新动力匮乏等问题。通过美育浸润与思政教育深层次地融合,以非遗艺术的美学价值滋养学生审美素养,以工匠精神培育深化职业信念,以文化自信塑造强化使命担当,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三维统一。
《国际企业管理》主讲人简介:谷长乐,讲师,主讲《国际企业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课程,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完成科研项目6项,编写教材1部,实用新型专利4项,指导学生竞赛获奖多项,荣获第六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二等奖、第五届广东省高校创新教学比赛优秀奖、第六届全国数字经贸教师实践能力竞赛二等奖 、第十届OCALE全国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能力大赛优秀指导老师、学校“优秀教师”、“优秀党员”等称号。
谷长乐主讲的《国际企业管理》,构建“双引三递四融”教学模式,以“内容重构、模式重塑、生态重建、价值拓展”的创新举为着力点,展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多元融合的教学理念与育人模式。《国际企业管理》聚焦于国际范围内的企业管理,本课程具有四大特色:一是跨文化性,聚焦不同国家文化、制度差异对管理的影响,提升跨文化沟通与协调能力;二是学科综合性,整合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多领域知识,构建系统理论框架;三是实践导向性,通过案例研讨、商业模拟、企业调研等方式,强化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四是前瞻国际性,追踪全球经济动态与技术变革,结合国际专家授课与海外交流,培养战略管理思维与国际竞争力。
本次大赛为高校教师打造了一个交流教导学生的经验、展示教学风采、提升教学水平、促进教学发展的平台,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建、以赛促创”的作用。此次获奖,既是广州华立学院参赛教师及团队教学创新成效的综合体现,也是广州华立学院长期以来重视教育教学创新、积极推动师资队伍建设的成果彰显。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全方面提升教师教学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教学竞赛水平,有关部门、学院将不断总结经验,协同提升为教师教学发展的服务的品质,助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高质量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